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影 > 云南那个举报爷爷藏罂粟的9岁娃,获当众奖励,可回家要挨板子了 正文

云南那个举报爷爷藏罂粟的9岁娃,获当众奖励,可回家要挨板子了

2025-04-05 06:22:45 来源:新媒体资讯网 作者:晨曦 点击:6112次

『【美美谈情感】,每天趣谈人物、社会、热点等新鲜事。在这里,有故事、有观点,有逻辑、有深度,期待您的关注!』发现有人私藏D品,如果是你,你会马上举报吗?我想,基于一种社会责任,或者一种个人荣誉,你会选择举报。可如果这个人不是别人,而是你的家人,你还会举报吗?这几天,云南玉溪一名9岁左右的小学生鱼江涛,在自家爷爷的床头柜里,发现了罂粟。他想起了学校给他们普及的禁毒教育,罂粟虽然不是D品本身,但是一种强大的制毒原料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帽子叔叔的电话:“你好,我在我爷爷的床头柜里,发现了D品。”“你知道是什么D品吗?小朋友。”“罂粟。”帽子叔叔马上来到小朋友的家里,小朋友怕叔叔找不到地方,还特地到村口去迎接和带路。事后,爷爷告诉帽子叔叔,自己床头柜里放着的这4颗罂粟,是10多年前一个朋友给的,但自己一直没有使用。帽子叔叔立马对这4颗罂粟进行了没收,并且对爷孙俩进行了D品知识宣传。而鱼江涛小朋友,还被帽子叔叔专门进行了表彰,给他封了“禁毒小卫士”的奖状,并颁发了奖品。不仅如此,帽子叔叔们还到鱼江涛小朋友所在的小学,给全校师生,上了一堂禁D宣传课。台上被当众表彰和颁发奖状和奖品的鱼江涛小朋友,在老师和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下,在帽子叔叔们的一片赞美和表扬中,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。然而,东边日出西边雨。那边是一片竖着大拇指的啧啧赞美声,而网友这边,却开骂了。这孩子以后对社会也是个危害,太可怕了,远离这种人。等他长大要考公被拒,就知道这个搞笑了。把自己的爷爷弄进去,以后进入国家单位就甭想了。“不孝子孙”,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汉文化中。绝对亲孙子,要不然估计活不到领奖状。在爱与恨面前,选择了恨。真的鼓励大义灭亲吗?从法治的角度已经更改了,亲属可以不必检举。家里会不会罚这娃娃三天不吃饭?能确认孩子父亲没有揍这小子吗?好一个大义灭亲,我建议当官的家属也能效仿。看看,评论区里,网友们都是清一色骂这个小孩的。可是,孩子真的做错了没有呢?这个问题,值得讨论。站在孩子的角度,这个举动并没有错。因为他接受的学校教育,就是面对D品,应该积极举报和上交给帽子叔叔。在孩子看来,自己不过是遵循老师的教育而已。所以在孩子的认知里,这个事情就必须得举报。从这一点上,孩子确实做得没错,他是按照老师教他的那样去做的。如果老师教他应该举报,应该勇敢地站出来,而家长却跟他说,不能站出来,让孩子受到的教育就是完全相反的两极教育。既然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教育理念,那孩子究竟应该听谁的呢?是听老师的,还是听家长的呢?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,叫双重束缚。是指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,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矛盾的信号,对方又必须根据他的信号做出反应。但不论对方如何反应,都会得到他的拒绝或否认,从而陷入两难的境地。精神分裂症状,就是这种痛苦的具体表达。双重束缚简单点说,就是在一段关系中,不管你怎么做,都会被指责,不管你怎么做,都是错的。左也不是,右也不对。双重束缚经常发生在亲密关系当中,特别是亲子关系中。比如说,一位母亲嘴上对自己的孩子说“我爱你”,同时却扭过头去不理孩子,自顾自玩手机,这时孩子就受到了“双重束缚”。孩子如果相信母亲嘴上说的话,去亲近母亲,就会被母亲的身体所拒绝,就是下意识推开。如果孩子接受到母亲的身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拒绝,继而远离母亲,就会被母亲责备“我那么爱你,你还不想理我。”小孩子在身心上都严重依赖于母亲,面临这种情景,在言语上,他无法对母亲表达出自己心理上的矛盾感受,在行动上,他也会陷入两难境地。现在,孩子的教育虽然一部分来自于老师,一部分来自家长,但不论怎样,都是来自于大人。如果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一边跟他说发现D品要举报,一边又说如果是家人,那就不能举报,那孩子无疑就会陷入双重理论的束缚,这对他的心理和成长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。而站在成年人的角度,站在人性的角度,肯定只会选择趋利避害。自家孙子举报了自家爷爷,那除了对爷爷的声誉有影响,还会影响到将来孩子考公的政审,孩子的前途,家庭的和睦,等等等等。这样的后果,是很严重的。所以在人性层面,每个人都会选择避免。这就是网友会在孩子举报之后开骂的原因。所以,不能笼统地说谁对谁错。孩子没有错,网友也没有错,只是大家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,孩子在发现之后,先找爷爷沟通。问清楚罂粟从哪里来,有没有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。然后再把学校的禁毒教育理念告诉爷爷,跟他一起去上交。可以说在某个角落里发现罂粟的,不要说是在爷爷的床头柜里发现的。这样就可以做到殊途同归,不对家庭造成影响,同时又秉承了学校的教育理念,承担了社会责任。但孩子终究是孩子,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,去要求一个孩子能思路清晰,逻辑缜密,利弊权衡,八面玲珑地去处理事情。只能说,孩子的世界很单纯,而成年人的世界,很复杂。那就让孩子做回孩子,让成年人做回成年人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晨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